9月4日,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系统两新组织党委书记薛文带领市局注册审批处、市审查中心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食品专业“帮扶小组”,主动发挥职能优势,深入辖区两家生食水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综合协调解决服务企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福建海山兄弟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全省首家“速冻生食水产品”企业,自取证以来,因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待完善,速冻生食水产品已停产整改近一年。市局得知该企业软硬件条件基本具备,企业亟需复工复产的技术支持时,“帮扶小组”第一时间深入企业通过实地调研、技术交流、政策解答等方式,详细了解该公司复工整改、新品研制、车间改扩建及检验检测方面的技术难题。座谈会上,技术人员一一为企业答疑解惑,协助企业梳理食品安全风险点,助力企业解决发展瓶颈问题。薛文副局长强调“严、稳、好”三字诀,严上加严、好上加好,构筑食品安全防线。一是“严”。市场监管部门应依法依规严格把关,企业要加强精细化和标准化建设,从源头到餐桌,从严质量管控,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二是“稳”。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应持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精益求精,要细心、耐心、专心、热心地对待每道环节、每项检测和每个风险点,确保持续具备生产高质量食品的能力。三是“好”。生食水产品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风险,在高标准、严要求下,要以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为终极目标。既要消费者口碑好、监管部门评价好,也要自我认为好。
随后,“帮扶小组”还实地走访了福建鑫永隆进出口有限公司,精准帮扶企业解决办理“生食三文鱼”食品生产许可证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座谈会上,薛文副局长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严把“大进口”关。对于企业拟转型生产冷藏即食三文鱼的需求,根据“进口”生食原料的特点,既要从源头上严把“致病菌、病毒、寄生虫及其虫卵”等生物危害,也要根据入关时间长短,优先选用新鲜度高的原料。二是守住“小进口”关。持续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覆盖原料检验、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等全环节,尤其寄生虫检验应将显微镜检查代替肉眼检查,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防范食源性疾病风险。三是建成全链条可追溯体系。针对该产品易受温度波动影响的风险点和冷藏生食三文鱼货架期短的特性,探索采用人工智能(AI)技术,建立全链条可追溯体系,鼓励向消费者公开贮运销环节的环境温度监控参数,确保食品“最后一公里”的新鲜度,规避食品劣变风险。
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坚决贯彻落实服务企业“四通四到”机制,以更优环境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为营造现代化国际城市一流营商环境,从严把好食品安全准入关。以服务到不到位、社会评价反响好不好、党和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尺,努力为企业提供更优服务,助力企业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