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园区强势推进护航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
时间:2025-10-28 10:24

  2025年10月24日上午,以“数智筑基 知产赋能”为主题的福州市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暨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园区推进活动在福州市软件园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在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指导下,由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政府、福州市软件园管委会联合主办,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福州市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福州市数字产业互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协办,旨在推动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

  亮点一:从“概念蓝图”到“实体阵地”——保护平台再夯实

  活动现场,“福州市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园区”正式揭牌,5个“知识产权法律公益咨询点”同步入驻园区,进一步织密基层服务网络,为企业提供“家门口”的零距离法律支持。自2022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2024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以来,福州市依托全市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统筹46家成员单位,持续为创新主体构筑坚实的稳固基石。截至目前,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工作14项主要指标已超额完成13项,最后一项指标也将于年底公示完成,福州市即将圆满顺利完成国家知识产权局交付的建设任务。

  亮点二:从“单独保护”到“生态共建”——制度协同再升级

  活动现场,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福州市软件园管委会、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现场签署“三方共建协议”,构建了“行政+司法+属地+园区”三维联动新范式。这一机制打破了传统部门职能壁垒,将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发展一线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一个响应最快、程序最简、保护最严的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生态圈,为创新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护航。

  亮点三:从“传统地标”到“数据知产”——实践路径再创新

  推动全省首批“地理标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实践,聚焦福州脱胎漆器这一传统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将漆料配方、髹漆工序等核心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完成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既可明确权属,又能实现全程可追溯,为知识产权保护打牢基础。活动现场,福建省沈绍安漆艺博物馆与福州市数字产业互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代表围绕“地理标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展开主题访谈,共同探讨将传统工艺美术瑰宝与前沿数据知识产权融合保护的创新路径,共促百年工艺焕发数字生机。在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过程中,福州市积极开展数据知识产权前沿实践,截至目前,福州市累计核准登记数据知识产权1324件,位居全省首位。

  亮点四:从“经验分享”到“城市文化”——共治理念再深化

  活动不仅是一次推进,更是一场高质量的经验共享与探索,鼓楼区华大市场监管所、长乐区江田市场监管所2个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品牌所分享了扎根基层的“一线工作法”,将成功模式向数字经济领域复制推广。活动尾声的“知行合一·福道漫步行”,巧妙地将知识产权“五福”——福山、福水、福天、福地、福气融入城市公共空间,让保护理念在漫步中浸润人心。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培育,推动知识产权从专业领域的“阳春白雪”,转变为社会公众可感知、能参与、愿维护的“寻常风景”,在全社会营造出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福州积极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持续推动知识产权与数字经济等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此次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园区的建设,是福州站在更高起点上,面向未来产业发动的一次精准护航,它不仅是完成国家任务的“关键落子”,更是福州抢占数字经济竞争制高点、优化一流营商环境的“战略先手”。截至目前,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46万件、高价值发明专利1.25万件、有效注册商标41.8万件、地理标志58件,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未来,福州将以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园区为重要载体,持续优化服务生态、强化法治保障、深化文化培育,全力建设辐射力强、影响力广的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来源:知识产权处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